20190415100030816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134-8017-5458 
描述

移动欲大手笔“洗牌”语音市场?

浏览:10930 时间:2021-12-25
上周互联网传出消息,称中国移动看中了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计划实施战略投资,一时语音技术再次成为产业关注的热点。nbsp;BRBRnbsp;nbsp;nbsp; 笔者认为,中国移动自己有数不清的子公司,覆盖市场巨大,看重科大讯飞一定是因为其拥有语音合成、语音识别技术

上周互联网传出消息,称中国移动看中了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计划实施战略投资,一时语音技术再次成为产业关注的热点。 

    笔者认为,中国移动自己有数不清的子公司,覆盖市场巨大,看重科大讯飞一定是因为其拥有语音合成、语音识别技术与“语音云”未来的市场。究其原因,是苹果的iPhone,不仅动摇了原来的手机产业,而且一个Siri产品也让语音技术成为移动通讯商与各大互联网企业关注的热点。笔者深入思考,即使移动掌握了语音技术,是否就能在与苹果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毕竟苹果不是靠语音技术而依仗的是iPhone。半年前,美国市场一度疯传苹果收购其语音技术供应商Nuance,但苹果最终没有出手,想必苹果的战略或有不同思路。 

    在国内的语音技术也分多股力量,除科学院的力量外,腾讯、百度、盛大、华为也已纷纷杀入语音技术市场,因此科大讯飞也并不是一家独大。然而各家企业关注点均不太一样,比较专注做语音的企业除科大讯飞外,国内有捷通华声、国外有Nuance。目前Nuance借助苹果使其语音技术产生影响力,在国内并未涉足语音云;捷通华声也致力于语音技术与语音服务的“云”服务研究与应用,其推出的全方位智能人机交互“灵云”与“语音云”逐渐在中国市场展开了逐鹿。 

    笔者对发展“语音云”和“灵云”的两家公司做了一些调查。科大讯飞成立于1998年,据其称目前已占有中文语音技术市场70%的市场份额,以科大讯飞为核心的中文语音产业链已初具规模。捷通华声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立足语音、手写等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据其称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语音合成、语音识别技术在国内语音技术市场占有率达到50%,手写识别、OCR达到35%的市场占有率。 

    对比科大讯飞和捷通华声的市场占有率,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事,两家公司在语音技术市场占有率的统计上存在着分歧,笔者百度之后再Google,结果是在国内语音市场领域,并没有一家第三方机构可以给出市场份额的权威数据,两家公司或许是凭借自身经验推断出的数字。笔者认为,在没有第三方机构科学的计算出语音市场占有份额之前,即使科大讯飞宣称的数字是属实,捷通华声所占市场也不能小视,看来科大讯飞和捷通华声两家企业在国内语音市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近网上讨论语音技术引起产业关注的是苹果Siri,在国内市场,类似“Siri”的服务不在少数,但该类产品最终受制于核心技术,尤其需要“云”服务的支持。因此在类“Siri”产品领域真正有实力持续发展的企业并不太多。科大讯飞于2010年开始发展“语音云”平台,该平台是向用户提供语音技术的云服务平台,“讯飞语点”是类Siri的软件,其各项功能中更多使用了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随后,捷通华声推出了“灵云”,灵云是以“云+端”的方式提供语音技术的人机智能交互云服务平台,据称灵云除了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技术外,还增加了手写识别、OCR等智能人机交互技术,而智能手机助手“小唐龙”则是在“灵云”的支持下诞生,“小唐龙”能说会听、能写会识,所应用的都是灵云提供的智能人机交互能力。

    纵观移动策略与分析语音市场,笔者认为,中国移动关注到的是智能人机交互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无论是科大讯飞着手创建的“语音云”还是捷通华声致力打造的全方位智能人机交互“灵云”,不仅让用户增加了新的选择,享受到新的服务,也说明语音技术的博弈将不会停歇。科大讯飞以上市公司的身份具有市场影响力,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捷通华声“灵云”以全新的视角及创新的技术同样发挥着自身优势,腾讯、百度、盛大、华为等互联网企业的参与,未来语音技术市场会不会呈现百花争艳,语音技术会不会普及化而导致技术价值与门槛降低都不好提早判断,因此花落谁家还要看更宽广的产业发展。

    笔者最后还是在思考,苹果到底为什么不参股Nuance?而中国移动如果真能投资科大讯飞,待到“语音云”市场成熟后,中国移动是否会凭借自己的资本独自做大?科大讯飞也不得不考虑其联手的后果。捷通华声的“灵云”则以多项智能交互技术为核心,有条不紊的构造全面的“灵云”,未来发展不可简单估量。在移动通讯领域,即使是中国移动也不是独霸中国移动通讯市场,那么在未来语音市场中,究竟是科大讯飞靠移动助力的“语音云”能持久发展,还是捷通华声凭借技术核心打造的“灵云”更胜一筹,还是腾讯、百度、盛大、华为悄然崛起语音市场,就要静观未来发展了,而两家专业语音公司较量的背后,也许更多将是产业巨头与产业链力量的博弈。